电话:0712-8388645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新闻资讯

中国劳动保障报:湖北孝感打造智慧就业服务平台

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 时间:2023-11-09 作者:中国劳动保障报 浏览量:

10月20日上午,湖北省孝感市2023年“金秋招聘月”招聘会在该市吾悦广场举行。在这场招聘会中,“数字化”贯穿了每一个环节。上线“就在孝感”企业服务平台与“微孝就业”居民应用小程序,帮助企业和求职者实现线上招聘求职;通过构建“市、县、乡(镇、街道)、村(社区)”四级联动体系,借助社群、网格岗位推荐促成供需双方精准匹配、高效链接;在线上同步复刻线下招聘会,求职者扫码即可享受岗位“一码了然”、人才简历“一码直投”、人岗“一码智配”……

近年来,孝感市人社局着力打造“数字人社”,构建智慧就业服务平台,充分发挥数字化在就业中的引领、撬动、赋能作用,促进全市劳动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。

聚数据通壁垒就业更便捷

“传统的线下就业台账为劳动者绘制了一张又一张的劳动力画像,却总会出现信息滞后或留有空白的情况。”孝感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副局长陆兴新说。要实现高质量就业,首先要摸清家底,准确把握劳动者和市场主体的现状。

今年2月,孝感市人社局开展专项调研,探索建设智慧就业服务平台,尝试开启数字化就业服务新模式。

建设智慧就业服务平台,收集庞大的劳动者数据是前提。为此,孝感市人社局系统梳理人社业务数据,对接统计、经信、公安、政数局等政府部门数据,在信息壁垒的“山体”上挖通“隧道”,把各部门独有的“乡间小路”接入全市一盘棋的“信息高速路”。

打开智慧就业服务平台,劳动力总况、重点人群分析、返乡返岗监测、劳动力查询、采集更新等信息一目了然,通过数字地图、柱状图、环装图等形式,年龄及性别分布、文化程度分布、特殊人群类型分布、参保险种分布等情况清晰详细。目前,该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已收纳总就业人数数据175万余条,其中市内112万余条、市外省内29万余条、省外33万余条。

“现在我可以在平台上随时了解劳动者求职需求、企业用工需求,不再需要一一询问了。”孝感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张文静说。平台的使用克服了缺少与服务对象之间直接、长效的连接和互动的弊端,为居民提供“信息快半秒、行动快一拍”的高效就业服务。

集信息消时差就业更高效

“我在社群里看到了招聘会信息,得知既能找工作还有小礼品,立马就转发给朋友,今天是和朋友一起过来的。”近日,求职者王春雨在招聘会现场说。

孝感市人社局基于大数据与互联网创建“市-县(市、区)-乡(街道)-村(社区)”四级联动体系,把招聘会信息及时精准送到求职者手中。同时,增强数据鲜活度,让劳动者画像更精准。

借助平台内信息采集任务分配系统,信息采集任务将实时传递到网格员手机终端。根据收到的姓名、手机、住址等基础信息,网格员可以精准找到服务对象完成信息采集。现在,网格员仅需对大数据清洗比对过后的空缺或疑点数据进行处理,工作量大幅下降。对于手头已掌握的数据,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更新,空缺人员或疑点数据上门一次就能填报户口、户籍、住址、就失业等信息,让网格员们能在3周时间完成200多万劳动者信息采集。

为及时收集企业发展和用工状况,宣传推广企业招工信息,平台还设立了市场主体数据板块,在孝感市市场监管局、经济和信息化局协作下采集更新市场主体信息,用信息化桥梁把“孤岛”连成“大陆”,实现市场主体数据同步更新。同时,就业工作人员与重点企业HR、人力资源公司合作,建立企业信息员制度,由信息员定期在平台系统上填报更新企业相关数据,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。

目前,智慧就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已收集市场主体信息近30万家,其中重点用工企业2372家。利用该平台,实现对企业用工缺工动态监测,企业在职和招工数据实时可见,用工服务更高效。

用平台解难题就业更精准

“扫码登录‘微孝就业’微信小程序,完善个人信息和求职意愿后,短时内就收到系统推送的符合需求的岗位信息,真没想到!”近日,求职者刘先生为孝感智慧就业平台点赞。

“微孝就业”和“就在孝感”是孝感市智慧就业服务平台的两大用户端。依托平台,企业运用“就在孝感”网站可实时更新岗位,在线咨询惠企补贴政策。求职者通过“微孝就业”小程序,即可查询心仪岗位并投递简历,接收惠民政策推送。真正破解人岗信息不对称的矛盾,实现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精准匹配,招聘目标更精准、路径更清晰。

在平台的助力下,社群、网格岗位推荐也成为促就业的两大法宝。今年8月底,在孝感首衡城的招聘会上,依托社群、网格岗位推荐、“微孝就业”等渠道,市人社局快速帮助企业招工1796人,超额完成预期1400人的目标。

此外,平台的管理端还有“未就业人员分析”等众多板块,对4050失业人员、零就业家庭、残疾人、未就业青年等重点人群就业进行帮扶跟踪,这些群体的户籍地分布、未就业原因、年龄段分布、人员性别、求职意向分布、培训意向分布一目了然。

“对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分析,将助力就业服务更精准。对求职人员的就业、技能等信息进行分析,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,挖潜未就业人力资源,引导就业、加大培训,这是平台建设的潜在价值与优势。”陆兴新说。
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用微信扫一扫